从“饮用水”到“饮用好水” 重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示范
农村饮水安全是“两保三保”的重要指标之一。
12月1日,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的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为做好这项工作,重庆市各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全力推进有条件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示范建设。
9月28日中午,易白石镇石板镇天池村和新店村的村民使用了干净、干净、可靠的自来水。重庆市高新区城市管理部门实施的农村家庭地表改造——饮用水巩固升级工程使村民受益。
为解决中梁山采煤塌陷区崇兴村、景龙村、新店村、天池村供水困难的问题,城管部门组织承包商重庆水务集团研究制定方案,采取延伸覆盖市政公共供水系统的方式进行建设。
中梁山采煤塌陷区北起沙坪坝区冷坛市方家沟线——,南至九龙坡区火捞排六沙坡线——。深部以20米为界,由北向南呈带状分布,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0.6公里。由于煤矿开采和隧道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中梁山采煤塌陷区部分村庄水资源短缺,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为了彻底解决民生饮水问题,重庆高新区城建事务中心和重庆水务集团联合投资约2100万元,通过架设管道,从歌乐山供水公司供水系统接水,管道穿越高山、山岭30多公里,两级增压总水头超过200米,形成了每天1万立方米的供水规模, 从而一举解决了三镇四村4364户近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该项目于2020年9月底顺利完工,实现了村民多年来对安全饮用水的渴望。
目前,项目饮用水安全已达到并超过现行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了采煤塌陷区饮用水安全动态“零清理”,农村饮用水正由“有水”向“饮用好水”转变。
城市供水逐步覆盖农村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市城管局以主城区渝西地区为重点,按照“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缓带进,以并带进”的工作思路,引导辖区内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推动城市供水逐步向有条件的地区周边农村延伸。
除上述重庆高新区外,大渡口、永川、璧山、铜梁等地也开展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示范工作,将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引入城市周边乡镇供水工作,逐步实现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目前,大渡口区已完成128公里的乡镇供水管道建设和改造;永川区实施城市供水,覆盖周边3个农村工程,解决了近千名村民的饮用水问题;庐山区实施了渭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路水厂至福路供水管道工程、农村旧管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市水厂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