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生活视角网 >> 社会 >> 文章正文

刑事责任年龄降至12岁后 未成年人应如何承担刑事责任?专家:适用条件其实很严格

发布于:2020-12-27 被浏览:3000次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正式调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实施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起诉后,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2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刑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彭新林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刑法修正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刑法》的适当修改不仅回应了社会的关切,而且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刑法在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和规范社会生活方面的作用。

对法定最低刑责年龄非普遍性降低,且适用条件非常严格

彭新林介绍说,刑法修正案(11)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范围的修改是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个别下调,不具有普遍性。

“调整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范围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并不是普遍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其目的是有效制裁极少数和极少数恶性案件。”彭新林说。

他解释说,在司法实践中,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可以以特别残忍的手段实施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重伤、残疾的,情节恶劣的案件很少。并且从罪名到危害后果,再到犯罪情节,都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从程序上看,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否应当承担严重犯罪的刑事责任,仍需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起诉。

“无论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适用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法律都是非常严格和审慎的。”彭对说:

“情节恶劣”如何裁量?专家:综合考虑法定和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近年来,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关注。今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XI)》第二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确定调整刑事责任年龄。

草案第二稿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彭新林指出,与草案第二稿相比,刑法修正案(XI)最后修改了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的规定,增加了“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严重残疾”的条款。

他介绍说,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伤、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上述补充符合“以特殊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伤、严重残疾”的法定加重情节。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重伤、严重残疾的,以不良ci为前提

情况不好怎么判断?对此,彭新林解释说,情节的好坏直接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情节恶劣是一种综合措施,包括存在法定或酌定情节的从重处罚。比如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犯罪多,屡教不改,罪证毁灭,嫁祸他人。

彭新林补充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是管理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步骤之一。要积极完善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制度,强化家庭监护和学校教育责任,完善校园暴力防治机制,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不良社会环境,加大政府对深陷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力度,注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红星记者张彦良

编辑柴昌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