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生活视角网 >> 社会 >> 文章正文

企业晚报30小时 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警钟

发布于:2021-01-16 被浏览:3635次

1月10日14时,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虎山金矿距井口240米处“一中段”发生爆炸,造成22人被困井下。图为1月13日拍摄的爆炸救援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锴照片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杨报道,1月10日下午2时,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的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虎山金矿发生爆炸,造成22名井下工人被困。到目前为止,现场救援仍在紧急进行中。1月13日上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视频会议,督促各方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协调发展与安全,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

公司晚报事故30小时,救援面临巨大困难

根据烟台市发布的情况公告,1月10日14时许虎山金矿发生爆炸,但直到11月11日20时05分,涉案企业才向栖霞应急管理局报告了相关情况。

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后,相关企业组织力量进行救援。由于低估救援难度,他们直到30小时后才向栖霞应急管理局报告情况,出现了迟报问题。目前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已得到控制。

记者了解到,爆炸发生在距离井口240米的“第一中段”。事发时,这里没有作业人员,22名被困人员主要分布在距离井口698米的“6中段”和距离井口648米的“5中段”,分别有13名作业人员和9名作业人员。事故救援指挥部技术专家组组长、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修郭林表示,这是一个在建矿山,地下空间相对狭窄。爆炸破坏了工人的逃生通道和通讯系统,燃烧了地下空间的氧气,并释放出有毒气体,给救援带来困难。

据了解,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并动员矿山救援专家和矿山救援队带专业设备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市、县一体化指挥部,组织动员周边专业救援队伍和各类机械设备。目前,已动员10支350人、70多套机械设备的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各项救援工作正在有序紧张进行。

截至1月13日17: 00,回风井障碍物清理至离地310米,救援钻孔2号钻孔进尺420米。

全国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煤矿和非煤矿山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记者从中央纪委应急管理部国家监察委员会纪检监察组了解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下降

交通运输领域,道路运输和水上运输(含渔船)重大事故明显反弹,10起重大事故,比去年同期增加8起。2020年6月13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沈海口高速公路温岭段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1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470多万元;9月18日,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造成渔船沉没,10名船员全部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煤矿和非煤矿山存在突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法承包和包代管问题上。如陕西白集矿业公司李家沟煤矿,将井下综采工作面到地面原煤仓的所有系统的日常生产、运营、维护和管理,非法承包给其他公司。内蒙古银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承包商进行包管和忽视,没有对承包商长期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和制止,安全主体责任被长期中止。

相关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企业重在生产安全

“防范重特大事故,矿山安全仍是重中之重。”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最近一段时期,煤矿和非煤矿山接连发生多起重大事故,煤矿超层越界开采、违规开采保安煤柱、违规转包分包、不经批准擅自复工复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非煤矿山“一证多采”、多矿井下互联互通、以包代管和尾矿库擅自加高坝体等问题突出。

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把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同于一般性安全检查,没有从根本上制定制度措施。另一方面,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责任落实层层递减,致使制度措施和现场管理“两张皮”。

此外,一些监管监察部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执法重数量、轻质量,存在不敢查、不想查、不会查的问题。去年发生的湖南耒阳“11·29”煤矿透水、重庆永川“12·4”煤矿着火事故都发生在停产矿井,这次山东的金矿事故又发生在基建矿井,说明监管监察效能有待提高。

2020年重庆发生松藻煤矿“9·27”重大火灾事故后,不到3个月又发生吊水洞煤矿“12·4”重大事故;山东因极端天气造成煤矿双回路停电、大量人员滞留井下险情后,不到3个月吉林一些煤矿再次发生同类险情;湖南耒阳市2011、2012年连续发生透水事故,2020年又发生重大透水事故……“3起事故如出一辙,可见事故教训汲取不深刻。”有关人士表示。

根据应急管理部的通报,2020年以来发生的煤矿较大以上事故中,一些企业存在屡次违法违规问题,在监管监察部门多次执法、督办的情况下仍然敷衍整改,甚至弄虚作假。

矿山出事往往都是大事。当前矿山安全基础总体薄弱,受疫情变化、国际贸易摩擦、行业特点和极端天气等影响,个别地区、个别时段可能出现矿产品市场异常波动,企业开开停停,造成生产不均衡,事故风险增加。特别是近期煤炭供需局部偏紧,煤炭产能释放压力增大,多种矿产品等原料价格也不断上涨,刺激一些矿山企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违法违规生产现象出现“回潮”,给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压力。

此外,矿山机构改革期间,一些部门可能出现思想波动、队伍不稳、工作弱化,对非煤矿山监察还存在经验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对矿山安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半点马虎。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补齐系统性安全生产短板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部分行业生产经营正值旺季,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

“以往,我们主要强调‘安全发展’是安全生产的一根‘红线’和‘高压线’。今后,安全生产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的一条‘主线’和‘底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认为,弘扬生命至上思想,树牢安全发展理念,需要用科技创新为安全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关停企业用电和人员活动情况,利用卫星监测技术加强对露天矿山、尾矿库等风险的早期识别等,通过从“人防”向“技防”转变,筑起消除安全隐患的“防护墙”。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必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做好各行业安全防范。”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将重点从冬季危化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冬春火灾防控等方面加强监管。

落实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法规制度,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工作规定(试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开展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的工作职责、程序和相关要求,确立了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的安全形势,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督促应急管理部党委、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压紧压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十四五”开好局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标签: 安全 煤矿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