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老胡同还原当年西海固的场景 在火炕边放木头挖凹槽 为什么?
如果不是看了最近几部剧的《山海情》,我想我已经忘记了宁夏的存在。在全国34个省区中,宁夏似乎一直比较低调,默默无闻。它不仅面积小,而且除了土豆滩羊,似乎没有多少著名的旅游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90年代初宁夏西海固人在戈壁沙漠上挣扎求生的故事。
剧情上,西海固人在黄沙泥房的生活太苦了。当年有很多孩子的人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一个人出门,一个人只躺在床上,叫西海固,让人觉得很难过。
西海固在哪里?据史料记载,它原属甘肃省管辖,西海固是固原、西吉、海原的统称。后来,这三个县与隆德、靖远一起,被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特别管辖。
现在西海固已经从行政版图上消失,全部归固原管辖,成为宁夏管辖的地级市。
西海固当年有多穷?真的如电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吗?作为一个旅行者,这几年九月曾经去过西海固一带,现在已经面目全非,背对天空几乎找不到面朝黄土的场景。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还能依稀找到西海固“苦世界”的影子,那就只能在当年留下的老房子旧巷里寻找了。碰巧我想起了我去过的西海固地区隆德县的百年胡同。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海固有多穷。
固原市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面积98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它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在其境内,有一条百年老街向游客开放,还原了昔日隆德人的生活印记。
老巷子位于隆德县城关镇洪雅村。整条街长200多米,有10个古院落。现在是国家3A级文化旅游景区。
走进村子,古老的小巷相连,古老的黄泥房、石磨、马厩、羊圈、鸡窝、土料水箱,诉说着西海固人当年的生活艰辛。
这些是《山海情》里看到的画面,让人仿佛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就地取材的石头槽。
饮马槽?上面的图案,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
鸡窝?
如果不是《山海情》里的画面描述,真的很难感受当年西海固人到底有多穷困。下面一组老房子,让人看得心酸。
老黄泥墙,老火炕。意外发现地炉上方的火炕头有根长木头,木头中间是数个人工挖出的不规则凹槽,问当地人这是干什么的,听后让人难以置信。
当地人介绍说,这是过去贫困人家吃饭没桌没碗,所以他们想出了在炕沿木头上自己挖洞当饭碗的办法,这样,站着或坐在炕上都方便吃饭了。听着,十分不可思议。
不解的是,这样的木头碗,可怎么洗呢?
岁月飞逝,如今的西海固,早已从昔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彻底摘掉了“苦甲天下”的帽子,许多地方开始依靠自身独有资源发展旅游,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来。
西海固不再荒凉,许多人家依靠旅游,办起了农家乐,2020年,老巷子红崖村接待旅客达30多万人,直接收入140余万元。
而久久让人心中不能释怀的,是当年全家人穿一条裤子,买不起桌子和饭碗的西海固人,曾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艰辛?
估计经历那个苦不堪言年代的人,至少要50岁以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