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四个城市的早餐 有的叫奢侈享受 有的让人大叫
俗话说,一天的计划在于早上,一个早上的计划在于吃饭。早餐不仅是一天中的第一顿饭,也是我们叫醒自己的闹钟。它为我们忙碌的第二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一天的开始。尤其对于注重养生的现代人来说,早餐尤为重要。经常去不同的城市旅游,比起夜市的灯火辉煌和超乎寻常的热闹,我更喜欢清晨慵懒而迷蒙的温柔模样。热气腾腾的早餐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城市的味道和气质,也告诉我们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全国663个城市(不含港澳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早餐内容。这种差异不仅来自不同城市人们的不同品味,还与城市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经常听到传统意义上的“南饭北调”、“南甜北咸”,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中国美食美容历史悠久,早餐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稀饭、米线加水,还是油煎水煮,都能适当满足困扰中国人的胃的喜好。
说到早餐,不得不提广州的早茶。早在明清时期,广州餐馆喝早茶的习惯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今天,早茶文化已经传遍了全国。广州的早茶不限于某一种食物。走进茶馆,你会发现菜单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有蒸肉、甜品、大小笼蒸、粥、炸等。让人眼花缭乱,有种什么都能吃的感觉。在广州人眼里,早茶不仅仅是一种吃法,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根据相关数据,广州人在早茶上花的时间是半小时到三小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花三个小时吃早茶无疑是一种奢侈。
与其他省市相比,武汉早餐的特点是味道重,品种多。武汉位居“世界九省通衢”之列,自古交通发达,往来便利,享有“千年商业之都”的美誉。文化的交融,信息的传递,人员的流动,培养了武汉人开阔的视野,敢于接纳新的人格。因此,武汉创造了数百种早餐。素有“美食之神”之称的蔡澜称武汉为“早餐之都”。武汉人管吃早饭叫“早熟”,“国”字也形象地反映了武汉的早餐盛况。热干面,裹着浓浓的芝麻酱,清香可口,是早餐和武汉人的一种感受。早熟的明星武汉“豆皮”,薄而多彩,软而脆,油而不腻,是武汉人的骄傲。虽然金嫩的面窝不如热干面那么受关注,但它其实是武汉人的“精神食粮”。当然也有糊汤粉,油饺子,年糕,锅贴,蛋酒等。从而保证你可以吃一个没有重样的节日。
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独特的早餐形式。都说“走千里不如走淮河两岸”!位于淮河岸边的淮南只是其中之一
个四线小城市,但她四季分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它属于南北交融汇合的地方,吃的是“大米白面”,南北饮食都有。在勤劳智慧的淮南人对蒸、炸、煎、煮、烤等多种工艺的结合与研究下,成就了淮南极其富裕的美食种类,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特色鲜明的各式早点。清香软糯的饭团,甜咸适宜、口味多样;细若凝脂的鸡汁豆腐脑,嫩似欲流,爽滑到极致;形薄如纸的千张皮,卷上刚出锅的大油条,劲道爽脆又营养;还有那香脆焦黄的油酥烧饼,搭配爽辣香醇的淮南牛肉汤,让人吃过之后念念不忘。
相较于一般的油条、稀饭、包子、面条之类,当然也有非常特别的早餐。比如在李白故里四川绵阳江油市,那里的早餐就与我们所熟知的早餐品类大相径庭,很多人看了都直呼重口。在当地流传一句老话:早起肥肠下米饭,才有力气把活干。没错!江油人的早餐标配,不是清粥小菜,也不是包子馄饨,而是一碗油腻腻的烧肥肠,搭配一碗米饭,再加一碗去油解腻的醋汤。我们知道肥肠这种食材,可谓是重口味之王,自古就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江油,它却是一种风俗、一种习惯、一种文化。都说来江油不吃肥肠就等于没来。在江油,肥肠馆子随处可见,且都是从早市做起,那口感劲道爽滑,相当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