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了武林高手 也别当跳梁小丑|点评
“年轻人没有武德”,“守规矩”,“我不小心,我没闪”……自称“中国传统太极拳浑源形意拳(太极拳)之首”的马保国,去年突然在网上走红,他的《语录》成了当时聊天的常用梗。随后,马保国高调宣布进入影视圈,并参加了一场推广传统武术的电影,在受到中央媒体批评后匆匆结束。
事实上,马保国的闹剧并不是孤立的。近几年来,一些伪大师、伪掌门随意创立自己的门派、自封的称号,捆绑中国传统武术进行商业炒作、引流、变现。他们挟中国传统武术之厚重,行个人追名逐利之实质,给传统武术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好在假师傅假主人的好日子快到头了。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发布了《清理整治武术乱象规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号文件,明确了武术的乱象以及管理处罚的原则、监督职责和要求、处罚的种类和措施等。而成了挂在那些企图以武术名义争夺利润的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武馆,平天下;忠武入枷锁,定身心;武侠之下,反侵权。”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各种高超的描写夹杂着中华民族的情怀,散发着神秘的东方气息,使得武术或功夫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重要标签之一。去年,武术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次引起世界关注。新冠肺炎肺炎爆发后,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在整体健身和提高身体免疫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不断在热搜。事实证明,真正的武术仍在发光发热,兼具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但近年来,一些投机者把目光投向武术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借助“病毒式营销”进行疯狂炒作,制造社会热点,吸引网络流量,谋取私利。从太岁雷驰雷,到“李鹤腿”场,到穴位大师吕刚,再到浑源形意拳(中国传统太极拳的一种)掌门人马保国,都是如此。他们身上的所谓“武术”,无武亦无术,纯粹是招摇撞骗、哗众取宠的表演性的“舞术”。的所作所为使传统武术的社会形象“跌落悬崖”,严重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健康持续发展。
俗话说,先传技,先传德,先练武。传统武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礼、德、勇、信、敬的传统美德。满嘴地址不明牛皮满天飞的假师傅假老板才是真正的“没有武德”。他们被打倒在擂台上是咎由自取,更应该被打倒的,是他们心中投机牟利的邪念,是他们脑中“污名也是名,有名就有利”的扭曲价值观,以及他们背后那些眼中只有流量利益、没有底线良知的推手。
以前武术的乱象不乏解决之道。但适用范围倾向于偏向于武术比赛的各方,很难考察武术人在比赛场域外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活跃在网络上的武术乱象。比如各种恶意炒作事件给传统武术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其行为并不适用《中国武术协会纪律处罚办法》的规定,也达不到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处罚条件,存在缺乏相应法律规范的问题。相比之下,新发布的《清理整治武术乱象规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不仅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而且对不同主体、不同程度、不同混乱行为都有相应的处罚类型和措施,为清理整顿武术中的混乱现象提供了可行的依据。特别是,明确列出了清理整顿“点穴”更为精准,“驱邪”将更有效,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很强。武术乱象的十个重点
“歌手靠把自己弄得很响赚钱,名人聚在一起高高在上赚钱,聪明的人默默追随命运,造福自己。”练武的人不能当武林高手,也不要当跳梁小丑。治理武术乱象再出硬招,伪大师假掌门是时候好好掂量、“耗子尾汁”了。也是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