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信号显现,这86家房企离降价不远了?
发布于:2020-09-29 被浏览:3742次
这两年,不管买不买房,大家只要聚一聚,都喜欢聊房价。其中“降价”这个话题最受关注。
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过热的许多城市采访了央行和住建部,的12家房地产企业,在“三条红线”划定的消息传出后,关于坊间各大房地产企业“降价模式”的传言开始一波又一波。
随后,万科, 恒大和郁亮,董事局主席在媒体见面会上发表声明,将这一波炒作进一步推向高潮。
那部分网友准备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坚持不买房,然后等着房地产企业被万亿债务压垮,再去捡错误。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如此“肯定”这一次真的会掉?
信号1:无法回避的“三条红线”
重要的是要知道,无论不包括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是否大于70%,净负债率是否大于100%,或者现金负债率是否小于1.0倍,如果踩了一项,都会被划入黄档,计息债务年增长率会被加宽到10%。
如果踩二,就归入橙色,计息负债年增长率不超过5%。
踩三项会直接归类为红档,计息负债规模不会增加。
据相关机构统计,这次从a股筛选到h股的100家主流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多达86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踩上了之前划的三条红线。
其中,短期计息负债排名前10位的恒大, 融创, 绿地和碧桂园,分别达到3957亿、1406亿、1214亿和1058亿。
其相应的资产负债率也远远超过了央行设定的不超过70%的红线
其余六家公司,即万科,华夏,富力,泰禾,招商和保利,各自的短期负债从1000亿元到600亿元不等。
此外,还有剩余短期债务近60%在100亿-500亿元范围内的房企。
部分房企一年期债务数据汇总
部分房企一年期债务数据汇总
难怪很多专家看了这一长串汇总数据后,觉得这些已经肩负起“债务问题”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如果要在后续融资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按时、按量完成央行设定的减债目标,就会抛弃原来“拆东补西”、“借新还旧”的方法,主动选择促销,这是保证自己现金流充裕的最佳方案。
信号2:住房贷款比例继续下降
其实监管部门除了明确负减持的目标外,也意识到降低市场预期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市场稳定,——目前全国范围内银行机构的各类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如果无限制地发放住房抵押贷款,不仅会诱发投机性购房投资,还会加剧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影响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总体规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很多城市都有房贷收紧甚至上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