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生活视角网 >> 房产 >> 文章正文

北京银行房贷额度不紧

发布于:2021-01-27 被浏览:2766次

原标题:北京银行房贷额度不紧

这两天媒体纷纷报道广州上海房贷额度吃紧,部分银行甚至停止放贷。北京的许多买家担心他们将不得不排队贷款。1月2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询问了北京几家银行分行和房产中介。大部分都说目前房贷政策没有什么变化,房贷额度足够。贷款人提交的材料获批后,一般可以在一至两周内放款,最迟不超过一个月。也有银行表示,根据总行安排,1月份房贷额度有所降低,但对北京的贷款需求影响不大。只有几家股份制银行表示,总行严格执行监管要求,今年已经控制了抵押贷款额度。虽然现在还可以接单,但是贷款还是要排队等。

传闻央行有“两条红线”

因此,上海和广东的抵押贷款大幅收紧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号文件,将银行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设定了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房贷占比“两条红线”指标。

为避免政策出现“急转弯”,央行对超过2个百分点上限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定了调整过渡期,即超过2个百分点的为2年,超过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为4年。

有专业人士根据早前银行财务报告公布的数据计算,发现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银行均超标。

正是因为央行“两条红线”新规的影响,广东和上海最近的个人房贷额度非常紧张,需要排队等几个月。一些银行甚至暂停了抵押贷款业务,甚至拒绝接受贷款。

北京的抵押贷款政策稳定

大多数银行都不紧缩

然而,北青报记者在北京了解到的情况并非如此。多家银行和房产中介人士表示,目前北京的房贷政策没有改变,银行贷款额度充足,审批和放贷步伐正常。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程楠分行的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新规对该行个人抵押贷款产生任何直接影响。审批速度和放款时间没有变化,客户不用排队。该行是媒体报道超标的国有大银行之一。“我们相关部门的同事私下讨论,觉得今年的总量应该控制。估计下半年就能看到变化了,不过还没通知,比较正常。”负责人说。

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的相关人士表示,该分行的年度抵押额度由全行统一分配,1月份确实有所下降。但目前分行额度不缺,放贷节奏正常。如果客户资料齐全,可以在一到两周内贷款。据悉,股份制银行的两条“红线”已经超标。

当地一家银行也表示,由于年初集中办理,最近房贷放贷时间有所增加,但影响不大。

此外,一些房地产中介也表示,他们已经与多家银行合作,没有听说最近推出新的抵押贷款政策。目前房贷放款时间和以前一样,7-10个工作日就可以放款,快行不到7个工作日就可以放下。

今年年初,各家银行的抵押贷款额度都很紧张

需要排队

但个别股份制银行的部分工作人员表示,其银行年初的房贷额度已经非常紧张,主要是总行严格执行监管要求。今年房贷额度明显降低,但是网点并没有停贷,还可以接单,需要等到有额度。只有能借钱的时候;贷款前几天可以做,但是很难撒

有银行业人士告诉《北青报》,有时候贷款时间比较长,不一定是因为银行的审批政策或者额度有什么变化,也可能是因为银行内部流程多或者办理手续的人员不足。比如有的银行只指定一个工作人员办手续,可能要一个月,有的银行只需要几天。此外,不同支行的贷款需求和额度分配也不同。同时有些网点略丰,有些网点紧张,都是正常的。

新闻记忆

央行的“两条红线”是什么?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号文件,将银行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设定了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房贷占比“两条红线”指标。大型中资银行、中型中资银行、小型中资银行和非县域农村合作机构、县域农村合作机构、村镇银行的房地产贷款

款占比上限依次为40%、27.5%、22.5%、17.5%和1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依次为32.5%、20%、17.5%、12.5%和7.5%。

深度解读

个人房贷仍然是“优质资产”

“房贷紧张”不是因为“两条红线”

央行新规适用于全国,为什么上海、广东等地房贷难求,北京却淡定如常?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近期部分地区房贷紧张并非因为“两条红线”的新规,主要跟去年年底市场过热,贷款申请积压有关。

他指出,房贷发放分为贷款审批和放款两个环节,即使在这些过热地区,现在房贷审批也是照常进行的。早在去年“两条红线”新规出来之前,很多银行就按照监管要求控制个人按揭贷款的投放额度和节奏,房贷额度都按月执行。热点城市去年的额度都用完了,还积压了不少申请,今年一月份依然按月控制额度,所以大家只能排队等待。而北京地区楼市平稳,成交量不算大,额度自然就不紧张。

某大行北京分行人士透露,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新规出台后,业内都很关注,但今年具体怎么执行,目前并没有接到监管部门或总行明确指示,因此,个贷业务还是照常进行。

多家北京地区的银行均表示,会认真执行监管要求,按照“房住不炒、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的精神,重点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遏制投资投机型按揭贷款需求。

银行不会轻易放弃“优质资产”

央行“两条红线”的新规发布后,有观点认为,这是对银行套上“紧箍咒”,银行房贷今后一定会大幅缩减。然而,银行内部人士却普遍显得淡定。

有国有大行总行人士认为,房贷集中度新规对大行的影响并不大,即便略有超标,也无需大幅压缩投放额度。一方面,大行每月存量的个人房贷到期规模较大,有些银行会达到每月五六百亿,存量贷款收回后再贷的额度不受新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分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不断扩大,分子(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只要保持稳定,占比自然会下降。

“个人房贷不良率一直都很低,绝对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以前房贷利率较低,收益上的优势不明显,但去年因为让利实体经济,其他贷款的利率下降幅度很大,都比房贷利率低了,所以银行更不会轻易放弃这块业务,一般会用足相应的投放额度。”有银行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过去十多年其他贷款的利率一直都高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但是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去年11月,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去年9月,新发放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1%,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36%,这也是近10余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首次超越一般贷款利率。

2-4年过渡期内银行短期无压力

央行“两条红线”新规对于银行贷款投放的影响,专业机构的研报普遍认为短期影响较小,银行并没有快速调整的压力。

新规充分给予银行2~4年过渡期来逐步调整,当前银行基本不存在压降房地产贷款的压力,只需在未来几年放缓房地产贷款的投放速度,使得占比自然下降至监管要求即可。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表示, 从其公布的财务报表观测看,仅有个别银行不符合集中度要求。考虑到后两档银行规模较小,银行业所面临的存量调整压力实际上相对可控;相对长的过渡期也使得调整压力可控。

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

标签: 房贷 银行 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