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监局:金融资本从虚拟到真实的趋势明显增强
广州1月29日电(记者何伟琪)记者从广东银监局获悉,截至2020年底,辖区内银行业(不含深圳,下同)不良贷款率为1.02%,较2017年底下降0.66个百分点。财务回归本源,脱离虚拟现实的趋势明显增加。2018年以来,银行业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资金年均增速达到17.2%,比同期资产年均增速高出7.46个百分点,保险业提供的风险保障年均增速高达56.53%。
广东银保监管局坚持“压得住、升得住、跌得住”的原则,做好金融资本从现实到虚拟的防跌工作,有序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有效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
在影子银行持续整改方面,开展专项调查,下达专项工作计划,首先建立影子银行监控指标体系,以减少存量、减少渠道、限制投资,准确打击资金“去实”。大力减少以监管套利和风险隐藏为目的的业务,如信托同业渠道、同业理财、同业嵌套投资等。2020年12月末,辖区内法人银行同业理财同比下降42.07%,信托公司同业渠道业务规模较年初下降54.86%,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继续趋同。与此同时,这些压力下降的规模将被准确地注入实体,以引导其回归金融原点。2020年12月末,辖区内实体经济贷款较年初增加14049.75亿元,贷款增量同比增长22.11%。
房地产金融泡沫得到有效遏制。为加强合规约束,自2017年以来共发布了15个规范性文件,涵盖房地产监管、房屋租赁改造、房地产登记等领域。对投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进行渗透式监控,筛选可疑线索,摸清风险基数,2020年1-12月,辖区内房地产贷款增量同比下降近11.12个百分点,居民首套住房配套贷款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90.25%。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连续三年开展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强化内外部问责,增强监管威慑力。近年来,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减轻房地产信托业务压力,挨家挨户会见高管,独立开展调查。
广东银监局坚持“预防为主、协调处置”的原则,提高风险缓释处置有效性,全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风险积累。据统计,2020年,不良贷款核销处置比例超过55.73%。2020年12月末,辖区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02%,较2017年底下降0.66个百分点,信贷风险整体可控。